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当某个词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具备了另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时,就产生了词类活用现象。下面就语文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作一简单的整理。
一、 名词的活用
(一) 名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名词处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名词带上宾语或补语,这时候的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②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③有仙则名 名:出名 ④不蔓不枝 蔓:生藤蔓;枝:长枝杈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用手指;目:用眼看。 如果没有宾语,就看一个名词前面是不是有“已、将、未、乃”等状语,如果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⑧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鼓:击鼓 ⑨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果:实现。 如果一个名词会出现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后面,那么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 ⑩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前:向前,上前
(二) 名词做状语 :名词一般不直接修饰动词,但文言文中一旦某一个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且不作为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具有对此动词的修饰功能,在文言语法中称名词作状语。名词一旦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如: ①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像鸟张开翅膀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④北拒汉沔,南抚夷越 北、南:在北边 在南边 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 从隧道或用打洞的办法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活用主要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一个动词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这个动词就活用为名词了。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伏兵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恐托付不效 托付:托付的事。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坚固的铠甲 ;锐:锐利的兵器。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百具兴废 废:荒废的事业。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红:花。 ⑥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体会或发现。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善良的人;实:诚实的人。 ⑧帝感其诚 诚:诚心。 ⑨攘除奸凶 奸凶:奸臣贼党。
(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它就活用为动词了。如: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京中有口技者 善:擅长。 ③欲其林穷 穷:寻求到尽头。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 高:升高 ⑤何苦而不平 苦:忧虑,害怕。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上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这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动词了。如: (一).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①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③聚室而谋 聚:把……召集起来 ④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⑤惊天动地 使……惊奇;使……感动 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 使……忿恚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使……痛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 ③明月别枝惊鹊 惊:使……惊起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使……保全 ⑤殚其地之生 殚:把……都拿出去
五、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指邑人将仲永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认为……有利可图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奇怪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以……为奇异 ③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六、数词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 一 :一只狼(名词) ②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③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