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部
专业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专业建设

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6-26 作者:

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检测

   (二)专业代码:6607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2.5+0.5)

四、职业面向

(一)就业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本专业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装备制造大类

66)

汽车制造类

6607)

汽车行业

专业技术

汽车装配工;焊接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工;汽车生产设备调试与管理;汽车

生产与质量管理、维修工

汽车维修工中级证

电焊操作证

低压电工操作证

(二)升学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从事整车装配作业、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查和调试、汽车性能检测与性能试验评价、设备维修与管理岗位工作,能担当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汽车保险理赔和配件销售检验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思想素质: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4)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及相应能力。

5)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养成自觉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

6)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8)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9)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知识与能力:

1)具有汽车保养与维修知识;

2)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汽车新技术;

3)具有汽车维修工量具、仪表、设备的性质的使用知识。

4)掌握汽车结构、发动机工作原理、汽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5)掌握汽车底盘结构、汽车电控、汽车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知识

7)具有二手车检测与评估知识;

8)具有汽车保险与理赔基本知识;

9)具有汽车销售及服务礼仪知识;

10)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职业技能:

1)熟练识读装配图和复杂零件图。

2)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技术及设备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团队管理能力;

4)具备基本汽车生产中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物流管理能力;

5)具有基本汽车拆卸、检修、排故能力;

6)具备机动车鉴定、评估、保险、理赔的基本能力;

7)具有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协调人际关系、调适情绪、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

9)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适应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10)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以深度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维修企业、行业需求分析。由企业专家、教师、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通过汽修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追踪和在校生学情调研,促进岗课赛证的融通,经过研讨和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理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6

2

心理健康

与职业生

涯规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客观环境,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会客观的自我认识,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性,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知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及演变趋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学会和谐交往、快乐生活;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时间管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了解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时机,持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放飞理想,人生出彩。

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开展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活动,可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座谈、讨论等,实行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6

3

哲学与人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懂得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理解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教学中,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注重探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舍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掌握道德有法的关系,道德特点和作用,体认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理解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职业道德3抿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岗位成才的必要性;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理解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意义;认识职业礼仪対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掌握加强职业道需修养的基本方法;懂得法治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建殳法治中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禿法的地位,实行禿制的意义,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対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有基本知识。

教学中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探讨式和体雖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36

5

劳动教育

本课程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价值,了解参加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的意义,了解掌握职业技能的意义,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强化实践性和体验性学习,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18

6

语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提升语言认知与积累、表达与交流,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198

7

数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直线与圆的方程等。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不低于60%。

234

8

英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知识,能听懂简单的职业英语对话,并进行简单的交流。能正确理解简短的职场中不同类型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中职英语词汇、听力、口语、阅读、语法、写作等。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在课内外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书面交流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

198

9

体育与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相关的概念,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及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熟练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运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自信心、意志力和自控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发展。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1基础模块:基础素质训练(一般体能、专项体能、职业体能、健康教育)。2拓展模块:田径、健身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气排球等运动项目。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身体素质练习,专项训练,游戏练习,体质测量,教学比赛,对抗训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心理品质。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0

10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职业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社会特征,遵循信息社会规范,掌握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应用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职业岗位情境中具体业务问题的信息化职业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围绕职业岗位情境中具体业务问题,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办公软件与设备使用、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防护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存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与技能。要求:课堂教学理实一体化,通过设置与专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情境,采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实践比例不低于60%。

108

11

历史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历史”模块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史前史、先秦史、秦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宋元明清史,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充分认识“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在“世界历史”模块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多样的文明古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善于挖掘中国历史上与中职学生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注重探讨式及其他形式的教学,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

72

12

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力。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1.创新创业的概念含义;2.创新创业对于人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4.创新创业的政策宣讲。本课程要求:采用网课、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的课程形式,其中网课10学时,专题讲座2学时,社会实践活动4学时。

18

13

职业礼仪

以职业素养为本位,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导避守礼仪规范的重要性,掌握一般的社交礼仪规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哩解、宽容、谦逊、诫恳的待人态度,有人为善、庄重大方、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集依主义意识,集体主义荣辱观,将个人形象与集体形象的塑造紧密结舍起来。

本课程教学内容:礼仪的概述;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礼仪;通联礼仪;职场礼仪;家庭礼仪;餐饮礼仪;步外礼仪等。

本课程教学要求:为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星,可使用情境教学、项目化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实践教学法等多样性敦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必须够用的基础上,大星进行实践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实际的技能,让学生做中学、做中教,切实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内心职业信念的形成,为学生走上社会、走尙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36

14

艺术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音乐、美术、舞銘、设计、工艺、残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舍性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相关课程相衔接,具有思想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36

15

中职生职业素养

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求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企业、行业需要的舍格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通用能力,更好服务于社会,达成职业理想。

36

16

大别山红色文化读本

本课程主要围绕本土革命经典案例,通过歌曲、故事、观看影片等及书本中红色地方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爰国主义情怀,了解和掌握本地方民族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黛陶,通过対革命历史事件的学习,思想倾尙、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革命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6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课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対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提纲挈领的通俗介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采,増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我感。

通过该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対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値观起到积极作用。

36

18

法律基础知识

在学校学习中和初涉社会时与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和规定进行编*本书编写目的是通过相关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的教育与指导,普及基本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冋觐,

通过该课程学习提升学生整体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真正懂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自身的舍法权益,逐步成为符舍社会主义法台社会要求的舍格公民。

36

19

工匠精神读本

从工匠精神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吿,到国家规划和十九大报吿中对工匠精神的一再强调,表明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导尙精益求精、认真负责、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和素质教育导尙,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动手能力、专注力和毅力、耐力,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

36

20

中国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以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实际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舍人文素质为目标,教学中以理论结舍实践而重实的原则进行,力求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雑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36

21

国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军事知识与军事技能;増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爰国主义、集依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提高组织纪律性。

主要教学内容:1.集中训练:《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育训练;单兵基本战术训练;战地救护反自救。2,知识讲座:我国国防政策与法规;中国人民解勲军的性质、宗旨和光荣传统;现代军事科技与高技术战争。

要求由学校和具备军训資质的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集中训练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8学时;示范教学,集中训练,循序渐进。

1周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汽车文化

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开阔视野,丰富汽车知识,为学生学习汽车基础知识,感受并弘扬汽车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诠释了汽车是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伙伴,体现了“汽车改变世界”和“世界改变汽车”的文化内涵。

汽车史话,汽车名人,汽车公司与商标,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汽车外形与色彩,汽车运动,汽车维修技能大赛,未来汽车等

144

2

汽车机械基础

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静力学基础,机械传动、螺纹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汽车常用材料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216

3

机械制图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手工实际绘图的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与通道。培养工作责任心,树立质量意识。

几何的图形画法,三视图的画法,组合体,剖视图,螺纹,零件的表示方法和零件的画法等

216

4

电工电子基础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学会简单的电工电子计算, 能读懂简单的电路图,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性能、作用。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直流电路、正弦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常用电子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传感器,执行器与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2

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掌握汽车机构和系统的整体构造,对组成零部件的认识及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常用的修理工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零件常见腐蚀、磨损和裂纹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对应的修理技术;了解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的拆卸和装配技术;熟悉发动机试车、发动机系统故障的常见类型和排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的问题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等

144

6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掌握汽车底盘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底盘的正确使用、维修、检测、调试的方法,具有分析、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

汽车传动系统,汽车行驶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制动系统和汽车底盘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等

144

7

汽车电器

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掌控汽车电器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

汽车电源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与警告系统,辅助电器系统,汽车电路结构与组成,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等

144

8

汽修实训

识读部件装置图,绘制简单部件图,能对发动机、底盘和电器进行故障诊断及检修,能够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

安全教育,发动机及底盘重要部件拆装及维修,发动机及整车电控系统检测,四轮定位、轮胎拆装及平衡度检测,照明信号及辅助电路分析

324

课程设置特色

1.公共基础选修课分为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每课程需达到2学分才修完。公共限定选修课,由《法律基础知识》、《大别山红色教育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读本》以及专业相关的课程《中职生职业素养》组成,占6学分,需要108学时;公共任意选修课(四选二)由《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中国书法》《职业礼仪》组成,占4学分,需要72学时。

2.专业选修拓展课分为专业课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根据学生学生专业发展的规划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课选修课由《新能源汽车概论》《智能网联汽车概论》组成,占2学分,需要36学时;专业方向选修课有售前服务方向和售后服务方向,由《汽车营销》和《汽车故障诊断排除》组成,占11学分,需要198学时。

3.公共实践课程是一项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也是学生获得教育实践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职业认同感,培养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由《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劳动服务周》《毕业教育》组成,占18学分,需要2学时。

七、课程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活动周安排

3-1教育教学活动按周分配表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

国防教育

劳动服务

社会实践

毕业教育

技能鉴定

岗位实习

总教学周数

1

18

1

1





20

2

18


1

1




20

3

18


1

1




20

4

18


1



1


20

5

18


1


1



20

6







24

24

90

1

5

2

1

1

24

124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附录1:教学总体安排表

教学学时分配表

3-2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理论

实践

舍计

1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实践课程

23

1022

652

1674

42%

2

专业课程

22

347

1947

2294

58%

其中专业核心课

8

165

663

828

21%

理论环节总学时


1369

35%

实践环节总学时


2599

65%

选修课总学时


414

10%

教学总学时

3968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为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专任教师共计 9 名,兼职教师 1 名,文化课教师 5 人、汽修专业在校总人数 305 人(包含计划 150 人)学生数与教师数比例 20:1,学生人数与专业任课教师比例 30: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70%。

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见下表。

序号

类别

数量

素质要

建设措

1

专业带头

1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汽车行业、专业发展动态,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通过内部培养和选送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国际视野和能力。

2

骨干教师

2

骨干老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水平,能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 动和技术培训,建立常态化的骨干教师成长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3

专任教师

6

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主讲 3-4 门专业技术课。

通过专业培训和到企业锻炼等形式,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兼职教师

1

来自行业制造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本专业相关的中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工职业资格,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从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用兼职教师。

(二)教学设施

教学条件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以上。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要求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室生均面积能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要求。

2)校内实训室无安全隐患、通风、照明、控温、控湿等设施完好,水电布置安全规范。

3)保持通道畅通无阻,消防设备完好无损。

4)实训室干净整洁,育人环境良好。

5)每间实训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电视机或投影仪设备、桌椅可移动。

6)建立实训室管理机构体系,设专人负责,实训处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1校内实训室需求

实训室名称

主要功能

主要设备

参数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发动机结构认识、检测、维修、常见故障诊断排除技能培养

汽车发动机一休化实训平台

能够完成发动机静态、动态演示和检测各元件的参数,发动机可进行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的实践操作,真实展示电控汽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能够满足对电控汽油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设置及诊断的教学需求。

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汽车底盘总成部件结构认识、维修实训,掌握底盘维修工艺

①整车底盘实训平台;

②自动变速箱实训台架

①整车一台;

②自动变速箱实训台架: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实物总成为基础, 配备各相关动态运转附件, 台架布置, 能够完成自动变速器静态、动态演示,检测各元件在各种状况下的参数

电器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汽车电器设备结构认识,主要总成部件的拆装检修,具备汽车电器维修技能

①整车电路实训台;

②电路实训台;

③整车舒适系统实训台;

①整车一台;

②电路实训台:采用大众品牌原车电控系统配件,包括灯光,安全系统,车身系统,仪表,音响,雨刮电控等工作原件,配备相关辅助系统,能够正常演示全车电器工作过程,能够满足对系统模拟排故教学考核、元件结构、工作原理等教学需求;

③舒适系统实训台:采用原厂大众品牌汽车舒适系统部件,演示数据总线在原车上的控制方式和相关信号的传播,动态演示数据总线对和系统的控制

综合检测(维护保养)实训室

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对轿车排除一般常见故障的能力,以及车辆保养的操作能力。

整车实训平台

整车一台和整车维护保养实训教材

钣金维修实训室

初步具备钣金基本技能、熟练使用车身校正器

①大梁校正仪;

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③汽车外形修复机

①大梁校正仪:对因碰撞等原因而损坏、变形的汽车车身进行矫正修复;

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采用先进工艺生产制作,性能可靠过载能力强。适用于各种低碳钢,低合金钢的气体保护焊接;

③汽车外形修复机:配备相关配件,能够进行汽车车身表面变形的修复

涂装实训室

初步具备汽车涂装基本技能

①烤漆房;

②无尘干磨机;

③红外烤灯

①烤漆房:给设备表面进行喷漆染色并烘干;

②无尘干磨机:进行车身表面打磨;

③红外烤灯:烘干漆面。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信息

序号

企业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联系人

职务

1

舒城龙华鑫丰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91341523MA2W02750U

王林瑞

董事

2

舒城县鑫辰汽车维修中心

92341523MA8PBFUT3L

钟金鹏

董事

3

舒城光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1341523MA8PB7WT4N

 刘光

总经理

4

舒城县赛驰汽车美容维修中心

91341523MA8P8AJ65T

潘赛

董事

5

舒城恒达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91341523MA8NPTP74A

何信

高管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学习情境设计、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指导书编写、汽车技术服务资料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制作、仿真实训软件选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为方便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专业可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依托自身和企业力量,共同开发实训指导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将本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学习模块,按完成工作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教材内容。引入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所需技能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坚决反对和杜绝使用盗版教材、盗印教材,绝不侵犯教材著作权。我校高度重视教材使用及管理工作,并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出台教材教辅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人社厅有关文件要求,优先推广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及要求,保证公共基础课及思政课的课时,思政课及公共基础课严格按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由本学部专业教师,教研人员,行业专家等组成专业课教材选用小组,由学部主任任组长、学部副主任任副组长,组织领导小组健全专业教材选用制度,优先从国家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根据汽修行业发展,支持鼓励专业教师编制符合专业需求的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方面的期刊、文献,维修手册等;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包括文学、科技、自然科学、职业发展、法律等类型图书及文献,实时更新图书文献资料。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微课、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且在本区域处于领先水平,核心课程资源条件成熟时形成在线开放课程。

(四)教学方法

按照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岗位工作标准,课程教学方法满足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手段服务于课程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分成不同的知识及能力模块,各模块按其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分成认识、理解、操作、拓展等不同层次,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技能的项目训练,体现单项操作与综合实操相结合、理实一体教学不断统的特点。推广行动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上强调任务(岗位)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最新标准和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学、教”合一的原则,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配套完整的教学教具实施教学,采用现场教学、现场示范教学、电化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和任务式教学等方法,灵活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

(五)学习评价

评价方面实行过程评价和考核评价相结合。

1.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2.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要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确定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专业部应建立常态化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教学管理部门要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加强对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统一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实施中职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积极开展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3.学校积极推进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学生校外实习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专业的学生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监管。

4.学校和专业部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任课教师听课评课不少于10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严格实行学“青蓝工程”,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5.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编制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本专业毕业要求为毕业学分不少于200学分,在校期间专业主干及核心课程必须达到及格要求。技能考核合格。

 


十、附录

附录1:教学总体安排表

图片4.png 


附录2:编制依据

1.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批示(2014年6月)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9月)

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年3月)

4.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4月13日)

5.孙春兰副总理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2019年5月)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11.《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0.12)

1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

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15.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1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教育部(2020.02))

17.《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21)4号)

18.《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19.《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20.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

21.《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意见》

22.《中等职业教育新旧专业对照表》

23.《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